用户|拉新放缓促活难,生活服务玩家该从哪找增长( 三 )


必须承认的是,用户是很难标准量化且随时随地在变化的群体,也正是因此,LTV(Life Time Value,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成为了行业着重关注的参考指标之一。生活服务平台想要提升触达人群的效率,其实就可以根据LTV来做用户划分,例如看哪些是常规拉新而来,哪些是活跃的、沉睡的或者是已卸载的用户等等。除去LTV,平台还可以进一步圈选对直播、对电商等不同领域感兴趣的人群。
划分清楚人群之后,平台才能够实现千人千面的推荐,让广告内容更匹配,比如通过广告让新用户加速进入留存或者下单环节,让沉睡用户被激活重回活跃期等等。这一过程也是在尽可能拉长用户生命周期,将用户“稳住”,之后生态内的一系列矩阵布局才能够真正发挥出长尾效用。
对于“人”的匹配度提升,技术能力和产品始终是利器。
这不得不提RTA(Realtime API)技术。某生活服务赛道头部平台在与腾讯广告合作的过程中,借助RTA技术,基于第一方数据判定每次请求的用户价值然后做出是否参与竞价的决策,媒体平台则可以结合广告主的实时回复进行最终流量优选。该技术是将流量选择主动权交给了广告主,实现高效触达潜客和流量实时筛选,避免了广告重复无效的投放。
以技术实现“人”的高效匹配后,下一步自然是要放在“货”的选择上。
但现实是在营销侧,“货”往往会被忽视,因为传统广告投放是品牌明确主推产品后,将有限的、固定的广告素材投放给目标人群的过程,并不会真正和产品产生关联。
而对于生活服务平台来说,情况则完全不同。平台上有成千上万条信息和服务类单品,属于不同领域,要面向有不同需求的人群,平台需要更智能化地选品。同时,成千上万单品中的优质单品获得更多流量也会对平台整体有益,平台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助推。
这其实和电商行业有相似之处。电商平台会建一个商品库,把所有商品录入进去,然后通过推荐算法给不同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商品,这也就是动态商品广告。而同时,电商平台需要从中甄选"潜在爆款"来主推,也需要将品牌孵化和挖掘的新品牌推出去。
腾讯广告的广告商品化通过为商品创建创意、增加商品特征信息后做高匹配度的曝光,有效提升广告的曝光量和投放效率,实现高效拉新促活。
商品不仅仅是日常购买的有形商品,广告商品化自然也不会只适用于电商行业。万物皆可商品化,腾讯广告的广告商品化同样用于生活服务行业,让平台上的“优质商品”可以找到更懂更需要它的“人”。同时腾讯广告通过广告商品化也能够实现商品投放数据及时更新、不断迭代优化,如此一来,便为新入局玩家搭好了一个更快“上手”的环境,老玩家则可以持续提升拉新量级、拓展人群。
从场的拓展到人和货的匹配,“人货场”概念不再只是电商领域概念,而是为在线服务行业提供了解决痛点的“对症药”以及一整套未来长期可用的“盈利式增长”方案。而腾讯广告则是借助头部案例树立起了行业标杆,目标就是为引领业内玩家把握新趋势,充分利用腾讯全域资源。
【 用户|拉新放缓促活难,生活服务玩家该从哪找增长】行业内更多玩家势必也将因此形成更清晰认知:营销变化从不停歇,技术进步永无止境。传统投放模式总会因局限性易遇瓶颈,想突破现有量级,就得从思路、技术、策略等多方入手找突破。不只是生活服务赛道,在线服务行业如今都到了要主动尝试拥抱创新的时候。谁能率先实现破圈增长,赛点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