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云霁:与人工智能共成长

相较于同龄人 , 陈云霁的人生似乎“开了挂” 。
他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 25岁成为8核龙芯3号主要架构师 , 29岁晋升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 而立之年主持研发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
在外人看来 , 这位“80后”是个“老天赏饭吃”的天赋型选手 。 他却坦言 , 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 , “在我身上没有那些戏剧性的故事 , 更多的是成年累月的积淀” 。
“天才少年”
【80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云霁:与人工智能共成长】1983年 , 陈云霁出生在江西南昌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 儿时的他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 读书占据了他很多的童年时光 。 自幼培养的兴趣和求知欲 , 为他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或许是受到电力工程师父亲的影响 , 年幼的陈云霁在数学方面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三年级时他已把全部小学数学课程学完 , 9岁小学毕业时已经把初中数学课程学完 , 5年后顺利进入中科大少年班 。
在高手如云的中科大少年班 , 陈云霁成绩并不出色 , 但他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兴趣 。
大四那年 , 听说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1号) , 他很想参与其中 。 机缘巧合 , 他遇到了当时担任龙芯1号研制组组长的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 。 对方看中了他的科研潜质 , 力排众议将他纳入麾下 。 就这样 , 他成为当时龙芯研发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 , 并在导师胡伟武的引领下完成硕博连读 , 走上了科研之路 。
从龙芯1号参与者到龙芯3号主要架构师 , 在胡伟武的团队 , 陈云霁一干就是12年 , 也在一次次历练中迅速成长起来 。
与龙芯1号、2号有所不同 , 龙芯3号已从单核发展到多核 。 陈云霁对此有个形象比喻:“以前一桌菜给一桌客人吃 , 现在一桌菜要给八桌客人吃 。 ”任务和性能要求大大提升 , 陈云霁和同事看了很多论文 , 也找不到现成的解决方法 。 通过不断摸索 , 陈云霁提出了一套新技术 , 使得龙芯3号在相对较低的功耗下即可达到较高的峰值性能 。
说起这段特殊的经历 , 陈云霁记忆犹新 。 他说 , 从导师胡伟武身上 , 不仅学会如何设计芯片 , 更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 “科学研究从来没有捷径可走 , 需要苦干实干” 。
崭露头角
对陈云霁来说 , 研发人工智能芯片有些误打误撞 。
2008年 , 陈云霁的弟弟陈天石来到北京 , 在中科院计算所做客座学生 。 一个主攻人工智能算法理论 , 一个负责芯片设计 。 当人工智能遇上芯片设计 ,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几经讨论 , 兄弟二人萌生了个新的念头:“做一个东西让计算机更聪明 , 终极目标是实现像人一样聪明 。 ”
理想很丰满 , 现实很骨感 。 别看现在的人工智能风光无限 , 但在10多年前 , 人工智能正处于低谷期 , 更别提研制一款专门处理人工智能算法的芯片 。
“有科学理想的人应该偏离一般意义的最优路径 , 有勇气探索冷门、未知的领域 。 ”陈云霁在办公室放了一张折叠床 , 在日常研究任务之外 , 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加班生活 , 利用业余时间整宿整宿写代码 。 陈云霁自嘲 , 那段夜以继日的岁月是“白天求生存 , 晚上谋发展” 。
在实践中 , 这条梦想之路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平坦 。 他们曾经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处理器研发技术 , 并多次向体系结构顶级会议投稿 , 最后都被拒 。
“做未知领域的科研探索会很孤独 , 特别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 , 会更加孤独 。 ”回想起那些日子 , 陈云霁说 , 那个时候他们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研究什么 。 只是弄清这一个问题就花了差不多四五年的时间 , 更遑论如何进行交叉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