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闲鱼「迷路」( 三 )


用闲鱼创始人谌伟业(花名:处端)的话说 , 「闲鱼就是金庸世界里的风陵渡口 , 一个人人都可以敞开心扉 , 没有拘束 , 自由自在交易自己的一切的集市 。 」
因不用交押金 , 不用注册店铺 , 不用被抽佣金 , 不用7天无理由退货 , 没有差评机制的无门槛政策 , 闲鱼在早期几年间就拓展了大量C端用户 , 成为中国二手市场的顶流 。
那时 , C2C是闲鱼的初心 。
处端曾在2016年表示 , 闲鱼只做C2C , 「职业卖家大量滋生 , 使闲鱼变成另一个淘宝不是阿里要做的 。 」
一段时间内 , 阿里曾将其视为电商温床下长出的社交基因 , 一心坚守C2C发展路线 。 但事后证明 , 闲鱼并未守住这道门 。
处端是闲鱼任期时间最长的一位负责人 , 近五年时间里 , 不仅将闲鱼做到从无到有、分拆独立 , 而且掀起了中国二手经济浪潮 , 带领闲鱼走在浪尖 , 坚定地定位以C2C为主的「分享经济」 , 带给阿里「社交+电商」的新可能 。
这一切的开端源自淘宝页面一个名为「淘宝二手」的频道 。 彼时「万能的淘宝」让消费者的需求在线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 冲动的「买买买」之后就是越来越多的闲置冗余 , 消费者开始在淘宝注册店铺处理闲置物品 。
这些随机性交易量数据的攀升 , 引起了当时还是产品经理的处端的注意 , 他认为 , 这会成为消费浪潮下的一个机会 。 买方希望通过低价获得使用价值 , 卖方则将自己无用的闲置换取现金 , 交易一旦达成 , 便会形成生意 。

谌伟业(花名:处端) , 闲鱼任期:2014年6月—2019年7月
起初 , 处端做的原型是「趣换」 。 完成推演后 , 他找不到主营方向 , 与时任阿里COO逍遥子讨论 。 逍遥子提出要做社区 , 不要做电商 , 可以尝试关联「趣换」和「淘宝二手」频道的业务 。 处端联系了时任淘宝总裁张建锋(行癫) , 行癫把「淘宝二手」业务交给了处端 。
之后的三个月 , 处端与十来个同事 , 挤在茶水间搭起的办公室 , 结合「淘宝二手」研发出了一个简易APP , 取名「闲鱼」 。
闲鱼的冷启动 ,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淘宝商品确认收货后 , 与闲鱼打通「一键转卖」的功能 。 给闲鱼带来流量同时 , 也让消费者在淘宝更加肆无忌惮下单 。 如今的闲鱼APP上 , 依旧保留着这个最初的「连结」 。
一年后的2015年 , 闲鱼已经覆盖手机、3C数码、图书、服装鞋帽、母婴用品、家具家电等30余个交易品类 。 同一年 , 58同城二手优品上线 , 后更名为「转转」 。 起初 , 转转并不是闲鱼的对手 。 2017年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才算是有了靠山 , 但微信的流量扶持也并未给转转带来更多的价值 。
到了2018年 , 闲鱼的用户数达到100多万 , 销售额超过了1000亿元 , 每天发布的个人闲置物品超200万件 , 累计发布的宝贝超14亿件 。 也是在那一年 , 处端在工位上放了一个大鱼缸 , 里面有一只黄色的小鱼 , 此后闲鱼每增加100万用户 , 就多放一条鱼 。
随着用户数和流量的增长 , 「卖家多了 , 买家才会随之而来」的想法在闲鱼内部达成一致 , 于是以卖家运营为主的策略被推进 。 现在的闲鱼界面中间位置的tab , 依旧是一键发布闲置的「+」 。
除了承载淘宝闲置的交易 , 当时的闲鱼更重要的是承载了阿里的「社交梦」 。 「鱼塘」的存在 , 正是闲鱼社交属性的代表 。 用户在感兴趣的话题下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讨论与分享 , 「鱼塘」下形成一个个不同社区 , 颇有豆瓣小组的意味 。
闲鱼的思路是「社区+内容+电商」 , 弱化电商属性 , 通过「鱼塘」等功能 , 强化社区交流和内容分享 , 伴随着长尾内容的供给 , 以及社区能力的强化 , 二手电商交易流转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