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想「被绿」,美国年轻人只想和 iPhone 聊天( 二 )


「天啊你终于变蓝了 , 欢迎回家 。 」当CNET的内容策略师MikeSorrentino偶然换回了iPhone , 他就收到了身边亲友的一致欢迎 , 这意味着他们终于回归到同一个群聊之中 。
Mike称有几个过去专门为他开创Whatsapp帐号的朋友在他转用iPhone后纷纷注销了帐号 , 这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
因为不想「被绿」,美国年轻人只想和 iPhone 聊天
文章图片
短信气泡框在人们之间好像砌起了一道围墙 , 围墙外侧被涂成了刺眼的亮绿色 , 里侧则是岁月静好的蔚蓝色 。
想要取代短信的iMessage
根据数据统计机构Statista的数据 , 2020年全美国发送的SMS和MMS信息的数量超过了2.2万亿条 , 相比之下英国只有484亿条 , 即使将英国最近十年发送的信息累计在一起 , 也只是相当于美国人半年发送的量 。
因为不想「被绿」,美国年轻人只想和 iPhone 聊天
文章图片
当这种刺激与功能上的空缺联系在一起 , 用户便容易产生厌恶感 , 久而久之 , 「讨人厌」的绿色便成为Android用户头上挥之不去的标签 。
因此 , 一个更好用的短信体验在大部分美国人看来简直就是个杀手级服务 。
相比之下 , 超高速快充、高刷屏等功能似乎都变得无关紧要——反正手机迟早会充满 , 但只用iPhone才能用iMessage 。
因为不想「被绿」,美国年轻人只想和 iPhone 聊天
文章图片
如果让iPhone用户评选出最不能割舍的iMessage功能 , 表示正在输入中的「 。。。 」气泡应该会当选第一名 。
这个类似微信「对方正在输入」的小提示如今几乎已是即时通讯软件必备的功能 , 但在传统的SMS短信中 , 消息还像是被抛出的小纸条 , 只有被砸中的那一下 , 你才知道有人在和你说话 。
因为不想「被绿」,美国年轻人只想和 iPhone 聊天
文章图片
有iMessage用户将这种毫无预警的短信交流视为一种信息打扰 , 习惯了气泡提醒的他们觉得自己在交流中失去了控制权 , 既不知道何时会收到消息 , 也不知道何时应该回复消息 , 这也是不少人抗拒与「绿色气泡」交流的根本原因之一 。
在即时通讯软件的先驱KikMessenger诞生之初 , 爱范儿在《沟通的价值》一文中就有讨论过这种实时状态提醒的意义 。
由于网络沟通存在太多不确定性 , 简单的实时反馈能够有效的降低沟通的成本 , 让网络通讯成为有效、高效、自然的沟通 , 这是「扔纸条」般的SMS短信所不具备的 。
除了基础聊天体验 , iMessage和SMS短信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功能鸿沟 。
因为不想「被绿」,美国年轻人只想和 iPhone 聊天
文章图片
贯通苹果软件服务的iMessage不仅可以发图片、发视频 , 还能转账、玩游戏、发快闪消息、分享影讯、购物链接等 。
从「蓝色气泡」切换到「绿色气泡」 , 就像是从富丽堂皇的别墅走进了毛坯房 , 这种功能空缺引起的巨大心理落差就很容易被iMessage用户投射到了气泡颜色上 。
因为不想「被绿」,美国年轻人只想和 iPhone 聊天
文章图片
罗格斯大学专门研究色彩感知的心理学副教授SarahAllred认为 , 物体的颜色常常能够唤起人们的某种情绪 , 因此这场气泡颜色之争 , 有可能是因为颜色本身对用户的潜意识产生一些影响 。
iMessage采用的低饱和蓝色会让人联想到天空或者大海 , 让人感觉平和和舒缓 。 而SMS的高饱和绿色由于很难在自然界中找到可以参照的对象 , 会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人工产品 , 对视觉产生刺激 。
当这种刺激与功能上的空缺联系在一起 , 用户便容易产生厌恶感 , 久而久之 , 「讨人厌」的绿色便成为Android用户头上挥之不去的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