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独家|华为车BU扩至14大部门背后:两条分岔路和它的代价

苹果|独家|华为车BU扩至14大部门背后:两条分岔路和它的代价


2021年4月 , 在一年一度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感慨:“今年的目标还是活下来 , 争取活得好一点点 。 ”
紧接着 ,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公开表示:“被美国方面多次制裁后 , 华为手机业务受到影响 , 思来想去 , 华为决定卖车 , 可以弥补手机业务销量受到影响 , 造成的利润下滑问题 。 ”随后 , 华为在上海车展亮出了赛力斯SF5 , 率先扛起了进军车界的大旗 。
2021年已逝 , 华为并没有过的更好一些 。 2021年华为营收预计6340亿元人民币 , 为近三年来新低 , 只比2017年营收 6036 亿人民币高一些 , 有华为内部人士对Tech星球感慨 , “2020年的时候 , 还期待公司很快会成为创造万亿的公司 , 现在也不敢想了 。 ”
在不到一年时间里 , 华为闯入车界 , 找到了小康、北汽、长安、宁德时代4个盟友 , 和车企合作多种新车型 , 其中2款已经上市销售 , 其他也很快问世 , 但目前为止 , 没有一辆车能销量过万 。
而在华为内部 , 还有两种思路在逐渐涌动:一面是主导技术最终要付诸终端 , 要造华为自己的车;另一派则主张 , 要以全栈式服务商的角色站在车企的背后 , 两种路线的角逐目前还在缠斗 , 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示出来 , 人才流失 , 去向大多是主机厂和车企;想要做主机厂的增量和全栈服务商 , 但尴尬的角色也令主机厂摇摆 , 华为正陷入两难的境地 。
造车的灵魂 , 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
一辆车的灵魂究竟是什么?
在燃油车时代 , 是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三大件 , 但这在新能源的时代又不成立了 。 电池和电机是基础 , 电控则是主宰新能源汽车至关重要的一环 , 智能座舱还有辅助驾驶也是不可取代的存在 , 或者还有隐藏背后的核心数据 , 以及用软件定义智能汽车逐渐成为了行业的共识 。
以上 , 都是华为决心赌一把的原因 。 在最近公布的“问界”车型身上 , 华为全方位的“深度赋能”淋漓尽致展现出来 。
发布会上余承东介绍称 , AITO问界M5的外观设计由华为的工业设计团队打造 。
内核上 , 华为在ICT积攒的三十多年的电力电子技术积累和研发经验 , 复制给了问界 , 打造了全栈动力域解决方案 。 问界M5搭载了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 , 配合智能四驱电动系统以及精准油冷技术 , 迈入百公里加速4 秒级阵营 , 这一水平甚至比特斯拉同级车型Model Y(百公里加速5.1秒)更快速 。
增程技术上 , 双方共同研发了驼峰智能增程系统 , 由电池系统、高效率增程器、发电机系统、电驱动系统构成 , 这一系统已更早用于赛力斯SF5自由远征版车型 。
“问界”这款车型最大的噱头 , 还是其为首款搭载HarmonyOS智能座舱的车型 , 华为把最大的系统和生态运用于车机的愿望初步实现 , 除HarmonyOS车机操作系统 , HUAWEI SOUND音响系统以及HUAWEI Share功能都刻有华为的烙印 。
根据此前AITO品牌发布会信息 , 从前期规划、设计乃至后期的营销、销售均由华为一手操办 。 据Tech星球获悉 , 华为甚至为问界M5一并搭建了售后服务 , 连充电桩都标着华为的LOGO , 之前赛力斯的售后部分由合作方小康公司负责 , 而现在包括赛力斯和AITO品牌售后统一隶属于华为 。
数据方面 , 华为和小康都没有说明数据归属权问题 , 但Tech星球向产业链了解 , 相关人士表示 , 还要依据主机厂和辅助驾驶公司之间具体的情况 , 业界推测认为小康这样没有太多辅助驾驶能力的公司 , 会把数据和华为共享 , 共同开发相关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