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和牛蛙疾病的预防技术


牛蛙是水陆两栖的动物,它们在蝌蚪环节则完全在水中生活 。海域里的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因为水流动,因此患病后容易散播流行而无法控制;药品又一定要通过牛蛙和蝌蚪进食以后才能起作用,因此医治十分困难 。牛蛙是水陆两栖的动物,它们在蝌蚪环节则完全在水中生活 。海域里的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因为水流动,因此患病后容易散播流行而无法控制;药品又一定要通过牛蛙和蝌蚪进食以后才能起作用,因此医治十分困难 。由于这些原因,对蛙类及蝌蚪的病症务必采用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没病先防,得病早治 。还要尽量避免蛙病的发生 。预防工作内容主要有:
(1)喂养牛蛙以及蝌蚪的水塘要进行完全清塘 。
清塘能够解决养殖池里的病原菌 。
(2)种牛蛙及苗木要进行检疫消毒 。
从外地运的种蛙,身上常含有病毒、细菌或裂头蚴 。只需环境适合,便会流行病症 。为了操纵病症的传播和流行,应创建苗木检疫和消毒制度,对苗木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消毒 。
常见的药品有:由病菌引起的蝌蚪发炎和生存在蝌蚪身体上的车轮虫等可用0.5~***的硫酸铜和lmg/l漂白液,二者先各自融化后再混和成溶液,在水温10一15℃时侵泡10一20分钟;蝌蚪有锚头鳋生存时,可用每升水10一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在水温10~20℃时浸洗15~30分钟,水温25一30℃时用l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一20分钟;蛙和蝌蚪背上的病菌、水霉和裂头蚴,可用2.0%一2.5%的食盐水,在水温25℃时浸洗5~10分钟 。
配制的药水应随配随用,配制的时间太长会让药效变弱 。应用漂白液时应测量含氯量,含氯量小于10%时无法使用 。高锰酸钾液不能在太阳直射的情形下应用,配置混合物时,二种药品得先在各自容器里融解,待完全溶解后再搭配使用 。特别提醒:浸洗时间与药量应依据蛙和蝌蚪身体情况及温度多少作适时调整 。
(3)喂养池的药物预防 。
蛙及蝌蚪池,自4月中旬开始到10月中旬,每过10一15天,用浓度为10一20mg/l水的石灰浆溶液全池喷撒,以消灭水中的细菌和改善水质 。蝌蚪池自4月中旬到10月中下旬用浓度为***水硫酸铜和***水硫酸亚铁混合溶液全池喷撒,用于防止寄生性病症 。养蛙池的食场周边,用漂白液溶水稀释后全面喷撒 。
【蝌蚪和牛蛙疾病的预防技术】(4)提升喂养管理 。
投喂的鱼饵要新鲜,不投霉变、长霉的鱼饵;鱼饵投喂量要正常,不能时而挨饿,时而饱食过多;维持水体的清新;当水体过浓或有恶变征兆时,一定要加上新水更换新水面,严重时应完全换水,进而改进养蛙池的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