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随处长随君 楚山泰山皆白云下一句



白云随处长随君 。原文: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随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海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
译文翻译:壮美的江河,无论楚秦,随处飞白云 。白云处处飞,为着长随你来楚山归隐 。白云也追随你度过湘江水 。湘江上,女萝做丝带,洒脱又飘逸 。那边的白云真漂亮,你起早早享有 。
赏欣:诗出题为“白云歌”,诗里紧抓白云这一品牌形象,进行情结的表达 。白云素来是和隐者联络在一起的 。南北朝时,陶弘景隐藏于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询问他“山间何全部?”他写诗答说:“山间何全部?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无奈持赠君 。”此后白云便与隐者结上深厚感情了 。白云随意洒脱,举起清新脱俗,洁白如玉,是隐者品性的最好是代表,李白这首诗立即从白云下手,不需费词,一下子便把我们带到清雅高尚的人生境界 。
环境:这首诗当以天和(唐玄宗年号,742—756)初期李白在北京长安送刘十六隐居湖南省所作 。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满怀善济之志,奉召赶到北京长安,殊不知北京长安“琼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燕昭延郭隗》)的政冶实际,把他的期待击得破碎,因而,迫不得已使他充分考虑未来的动向和归处 。此诗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作的 。元代文学点评家萧士赟云:“刘十六楚人而游于秦 。其归山者,楚山也 。”据诗情画意刘十六为一隐者,所归之山乃湘南之山也 。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随处长随君 楚山泰山皆白云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