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厂员工,在上海当团长

上海市|大厂员工,在上海当团长

文章图片

上海市|大厂员工,在上海当团长

文章图片

上海市|大厂员工,在上海当团长

文章图片



文|沈嵩男
编辑|斯问

始于团长 , 终于供应链 , “社区团购”曾是资本竞相入局的万亿风口 。 平台们不断投入补贴 , 共同进行市场教育 。 但上海疫情期间 , 官方供给之外 , 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等大厂纷纷开启援沪“保供”大作战 , 民间地方团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团购成了用户的主动行为:有供应链、物流等资源的自发开团 , 缺乏生活物资的踊跃参团 , 志愿者投身于物资的末端分配 。
团购俨然从一种商业模式 , 晋升为“生活方式” , 最终被视作支持上海居民生活物资的一大“靠山” 。 拼成一捆菜、团来一头猪 , 都能放大成一个个热搜话题 , “我的团长我的团”从网络玩梗 , 实质性地升格为上海抗疫的生动特写 。
没人能料到 , 最初主打下沉市场的社区团购 , 会以这种方式在摩登的大上海“走红” 。

社区团购和各种民间团
“以前减肥困难 , 但做团长这十几天来 , 一下轻了10斤 。 ”沈风说完 , 发来一个大笑的表情包 。 他解释不只因为体力消耗 , 也在于饮食、作息变得更“规律”了:
7:00 , 起床为小区居民分发抗原;
8:30 , 将今日团购预告 , 发到两个总计七百多人的微信群内;
9:00 , 正式开团!
中午 , 准备分拣、分发前一天团购的物资 。
……
“从九点到下午五点 , 一整天的时间都可以下单 , 不用抢 。 ”小区被封以来 , 沈风连续开了五次团 , “即便偶尔出现物资短缺 , 也能补上替代品 。 ”

沈风的团购群聊天记录

在正式成为团长前 , 沈风经过一套团长内训:
做团长要对接居委、物业以及业委会 , 做团购报备 。 需要提供保供企业的资质 , 对应运输车辆的通行证等 。 要和物流、仓储打交道 , 每天还得和数百近千名居民沟通……
对于从业技术工作的沈风而言 , 这些都是全新的经历 。 他的微信群里有七百多位居民 , 占小区近四分之一 , 这是他第一次和这么多邻居打交道 。 在此之前 , 大家普遍交集不多 , 偶尔打个照面 。
沈风的团 , 目前每天只供应3-5款商品 , 就像电商直播的品类日:今天瓜果 , 明天蔬菜 , 后天肉和调味料 。 水果有单品整箱装和果篮组合 , 蔬菜、肉类 , 尽可能丰富 。 速冻食品、纸品等也有定期供应 。 但没有咖啡、酒、烟 。
“特殊时期 , 有限的运力 , 先用来保障生存物资 。 ”沈风称这是内部定下的原则 , 自己以前也离不开咖啡 , 如今不喝并没觉得有什么 。
物资精简 , 一方面是为了将运力用在刀刃上 , 其次也因为分拣人员的有限——即便只增加一种商品 , 也会让分拣、搬运的工作量直线上升 。 虽然品类没那么多 , 但胜在供给可靠 , 这更能带给居民安全感 。
中午或下午 , 一般是分发前一天团购的物资 。 沈风会提前将自己整理的两套表单给到志愿者:一套是货品组合及数量的表单 , 方便志愿者分拣打包;另一套 , 是各楼栋内订单的汇总 , 方便该栋的志愿者分发 。 但物资的到达时间并不总是同步的 , 有些需冷藏的生鲜水果 , 会优先配送 , 避免腐烂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