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围魏救赵是什么战役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围魏救赵是什么战役

文章插图
公元前353年,周显王十六年,齐国田忌与孙膑击败魏国庞涓于桂陵 。但是这一场经典的诱敌战役,并没有出现在《史记》上,以至于后世众说纷纭 。直至《孙膑兵法》的出土,才揭开了这场神秘之战的面纱 。
公元前386年,赵国把都城迁往邯郸,这标志赵国彻底与魏国决裂(迁都的意义先不在这里复述) 。不复三晋一致对外的时候 。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赵国进攻卫国(卫国以沦为魏国的属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河南长垣县,有人因此认为桂陵之战发生在长垣,但笔者不认同,下文有叙述) 。
魏国当即派庞涓出兵,包围了邯郸 。赵国不敌魏国,于是向齐国求救 。齐国当时是齐威王在世 。齐威王与众臣商议后,决定派兵救赵 。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开赴战场 。
讲到这里就不得稍微来介绍下赵、魏卫、齐三国的地理形势 。
赵都邯郸(河北邯郸县)西面有太行,南面有漳河(漳河在当时属于黄河水系),因此邯郸北、东、南三面均属于黄河平原 。
析城山、王屋山把魏国分为东西两部分 。魏东的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邺城(临漳县)就与邯郸隔地相望 。卫国就夹杂在赵国与魏都大梁之间 。
齐国南面是鲁宋 。鲁国早已经是齐国的属国,而宋国早已衰落,其国境内任由诸国军队进入,灭国只是时间问题 。齐国北面是海,因此齐国只有西面面对魏国 。而这一路又有险要的阳晋(山东菏泽巨野县西南)、亢父(山东济宁县西南)阻挡外国进入齐国 。
这一带怎么险要呢?苏秦曾说:“过卫阳晋之道,迳于亢父之险者也 。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并行 。”因此齐国从亢父出兵,是最为保险的 。
史书上大多是这样记载桂陵之战:孙膑建议田忌直接攻击魏都大梁,这样围攻邯郸的军队听说后,就会放弃邯郸,回来救援大梁 。然后齐军在半路袭击庞涓,最后孙膑大胜而归 。围魏救赵由此而来 。
但事实真是如此简单吗?
我们先说一说庞涓这个人 。庞涓先击败赵国军队于浊阳(山西长子县漳水之南),又击败韩国兵马于马陵(非齐魏之战的马陵,在河南温县西北) 。被称为魏国战神 。而且庞涓也曾向鬼谷子求学,若没有学到点本事,也不会下山 。这么一个人会被一个简单的计谋算计吗?
来源于战国
真相当然不仅如此,下面我来细细说来 。
那么桂陵之战的桂陵在哪?现代有两个争议:一是在漆城附近有个桂城,也称为桂陵(河南长垣县附近),这个桂城在济河北岸 。
长垣与《孙膑兵法》中提到的平陵的位置
《尚书·夏书·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定陶)北,又东至于菏(菏泽),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济河
《史记正义》:桂陵在曹州乘氏县东南二十一里 。
另一个桂陵是古乘氏县(山东菏泽巨野县),这个在济河南岸,正好属于前文提到的阳晋(菏泽巨野县)、亢父(济宁县)一带 。
古乘氏县,也就是巨野
这样的战略布局,齐军进退自如 。符合孙膑的交战地理位置 。
从前文地理形势介绍中看出,桂陵应该是古乘氏县,也就是巨野 。这还有另一个原因 。齐军主要是诱敌进攻,如果在济河北岸撤退,魏军可能会从北面攻击齐军,这样很危险 。
齐军的目的是引诱,沿河而退非常符合孙膑的战略部署 。
由此可以看出,桂陵在古乘氏县,今山东菏泽巨野县 。
田忌与孙膑一出兵,就显示自己攻打大梁的意图,妄图以此解决赵都之围 。奈何,齐国出兵晚了(也有齐国坐视魏赵两国两败俱伤的原因) 。等田忌孙膑进入魏国,邯郸已经向魏国投降了 。
庞涓已经开始转攻卫都帝丘(河南濮阳县) 。
庞子攻卫〔卫都帝丘〕(那个时候攻打小国,一般都是打都城,不会是别的地方)孙膑兵法
田忌问:“怎么做?”
“我们先佯攻平陵(定陶东北) 。”孙膑为什么选择先打平陵?一方面是为了营造一种齐将无能的假象示敌以弱,另一方面平陵也是庞涓必救的城市 。
平陵是魏国东部的军事要地,可谓是兵多装备精良,不会被轻易攻破,有足够的时间等庞涓来救 。孙膑是以此来引庞涓回援 。
另一方面,孙膑是告诉庞涓——你看,我们齐国的将军不会打仗啊,选了个兵多难打的坚城打,而且还没有一个稳固的后勤基地 。
平陵在卫、宋中间,魏国可以采取绕后的战略,切断齐国的粮草 。一旦粮草被断,那么齐国必败 。
孙膑攻打平阳就是告诉庞涓:快来打我,快来打我 。
孙膑为什么采用诱敌之计呢?
原因上文说了:庞涓是打仗的高手,并且魏国军队十分强大,东面曾多次打败赵韩联军,西面打得秦国被迫迁都,这样一个对手是谁也不愿意碰上的吧 。如果齐国正面对上魏国,孙膑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只有用计谋,孙膑才能保证齐军必胜 。
这一战略布局,保证了齐军能进能退
虽然是假打平陵,但派谁去就得仔细考虑了 。你以为孙膑会派个演技派?那你就小看孙膑了 。孙膑直接派了俩真庸才,上演假戏真做 。
在孙膑兵法里,孙膑直接问田忌:“都大夫孰为不识事?”意思是齐国大夫里,谁最笨,不会打仗 。田忌说:临淄、高唐(山东高唐县)的两地大夫不会打仗 。
好了,就他俩了 。
于是就派这俩炮灰去攻打平陵 。
庞涓打仗厉害前文以说,魏军三下两下就败了高唐、临淄的两位大夫 。因此庞涓认为齐军将军确实不会打仗,愈发的瞧不起齐军来 。
等到平陵战争的消息传到齐军主力的时候,田忌问孙膑:“接下来怎么做 。”
孙兵说:“将军你派一部分战车疾驰大梁,继续做出攻打大梁的意图 。等到庞涓追击,就以小股兵力引诱庞涓到桂陵,我们在桂陵等着他 。”
果然就如孙膑的预料一样,庞涓舍弃了辎重等重物,率兵急速追赶 。因为战车速度快,若带着辎重,根本不可能追得上 。加上前面的铺垫,庞涓早已有了轻敌之心,根本没想到这只是诱饵 。
可以说前面孙膑的铺垫做得很成功 。
最终,孙膑在桂陵大败魏国的部队,生擒庞涓 。
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禽(擒)庞涓 。
孙膑先是故意漏出破绽—齐军将领不懂军事;其次以损失小股部队的代价,再次加深庞涓对齐将不会打仗的印象 。最后以战车部队迅速向大梁挺进,挑衅庞涓,等到庞涓追击的时候,再以小股军队引诱 。就这样孙膑一步步把庞涓引向战败的深渊!
不是庞涓无能,而是遇到了更厉害的孙膑 。
孙红雷扮演的孙膑
由上所说,桂陵应该在今山东巨野,而非河南长垣,庞涓也不是因为救大梁中埋伏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诱敌战 。孙膑屡次示敌以弱,一步步骄纵庞涓,最后一战成功 。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围魏救赵是什么战役】所谓骄兵必败说的就是庞涓了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