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尼康、索尼微单画质均超过佳能,最终却都败给了佳能?

|为何尼康、索尼微单画质均超过佳能,最终却都败给了佳能?

文章图片

|为何尼康、索尼微单画质均超过佳能,最终却都败给了佳能?

文章图片

|为何尼康、索尼微单画质均超过佳能,最终却都败给了佳能?

文章图片

|为何尼康、索尼微单画质均超过佳能,最终却都败给了佳能?

摄影器材发展到今天 , 微单已经取代单反成为主流 , 目前微单主要三大品牌就是索尼、尼康和佳能 , 被誉为微单领域的三剑客 。

在五六年之前 , 索尼是微单领域的绝对老大 , “索尼大法好”、“索尼黑科技”的说法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 因为在五六年之前 , 尼康和佳能的主要精力还放在单反方面 。 就在三年前 , 尼康D750、D810以及佳能5D4、6D2等单反机型还在风行一时 。
不过后来有些摄影爱好者发现了单反的弊端:机身笨重 , 体积庞大 , 外出携带很不方便 。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短视频兴起 , 很多自媒体创作者开始用单反拍摄短视频 , 结果发现用手持稳定器带着单反拍摄 , 并不是一件技术活 , 而是一件体力活 , 拍个十几分钟就会胳膊酸痛 , 非常不具备可持续性 。
【|为何尼康、索尼微单画质均超过佳能,最终却都败给了佳能?】
于是乎 , 不少人开始“出佳入尼” , 转向了更加小巧便携而且视频拍摄性能更加强大的索尼微单 。 这也让2018年初期上市的索尼A73(或者叫a7m3)大火起来 , 因为索尼A73不仅机身小巧轻便 , 而且防抖性能、对焦性能、连拍速度、画质、视频拍摄性能等在当时都是非常强悍的 , 一点都不输于当时的微单 。
后来佳能和尼康一看势头有点不对 , 感觉到了微单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 于是纷纷放弃了单反新机型的研发 , 开始全力在微单领域发力 。 结果是 , 尼康推出了Z系列的微单 , 包括Z5、Z6、Z7以及Z6和Z7二代 , 最终竟然推出了Z9 , 直接将索尼最顶级微单旗舰A1都压得死死的 。

佳能也不示弱 , 除了推出M系列的入门级半画幅微单外 , 还陆续推出了佳能RF卡口的系列全画幅微单 , 比如佳能R、佳能RP、佳能R6、R5、R3等 , 据说还准备推出更厉害的佳能R1 , 这让索尼有些措手不及 。 本来索尼还想慢慢挤牙膏 , 通过比较小的升级来不断获取更大的利润 , 没有想到佳能和尼康来得这么猛 。
没有办法 , 索尼只好费劲九牛二虎之力 , 在2021年一月份推出了索尼顶级旗舰微单索尼A1 , 并且在2021 年4 月推出了索尼 a7R IVA和 索尼a7R IIIA , 继而在2022年10月推出了索尼a7 IV , 但是没有想到 , 一个星期之后 , 尼康推出了对尼康来说划时代的产品——尼康Z9 。 而且 , 因为索尼的微单售价过高 , 性价比比较低 , 所以销量远不如佳能 , 让佳能成为后来居上者 。

其实如果看画质 , 同价位的机型中 , 索尼和尼康的画质都要胜过佳能 , 这让很多人不解:为何尼康、索尼微单画质均超过佳能 , 最终却都败给了佳能?
其实这就是一个市场定位问题 。
索尼和尼康更注重的是专业市场 , 所以在在画纸上都非常强 , 之所以画质强 , 主要表现在动态范围、色彩深度、锐度、纯净度、ISO高感表现、色彩还原度等多方面 , 决定画质的主要因素就是镜头和影像传感器 , 以及影像处理器 。

在影像传感器方面 , 索尼和尼康多年来不相上下 , 早期尼康一些单反机型都是使用的索尼的影像传感器 , 后来换成了自己开发的 。 而佳能这么多年来 , 在影像传感器方面一直无法超越索尼和尼康 , 这也是佳能同价位机型比不过索尼和尼康的主要原因 , 比如佳能拍照锐度一直不是很好 , 感觉比较“肉” , 这就是影像传感器的差别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