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或者景点 晋中是哪个省的城市


晋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或者景点 晋中是哪个省的城市

文章插图
山西晋中市有几个区几个县晋中,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下辖2个市辖区(榆次区、太谷区),8个县(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代管1个县级市(介休市) 。
晋中市
春秋时期,晋中地处晋国,地名魏榆 。周灵王十六年(前556年),晋平公将“昭馀祁”(今山西中部)作为食邑封给大夫祁奚,称为祁邑,范围包括晋中大部分地区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中属赵国,地名榆次 。秦代以后,晋中多数时期属太原郡(府) 。
1949年9月,设立榆次专区 。因为于山西中部,1958年11月,改名晋中专员公署 。1999年9月24日,撤地设市 。
榆次区
春秋时期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领地建立榆州国,后世为了纪念炎帝榆罔,将原来榆州国的中心地带叫榆社,边缘地带叫榆次 。北魏、北齐曾两度易名为中都县 。公园979年 。宋太宗灭北汉,毁晋阳称,置并州于榆次 。越三年,复迁唐明镇,榆次复县制 。以后历代县名不改 。1958年,设县级榆次市 。1999年,改成榆次区 。
太谷区
西汉置阳邑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更名为太谷 。唐武德三年(620)太谷、祁县合并置太州,六年废州复县.据<<远和郡县志>笌文献记载以县西南有太谷,故名.原来太谷县名来源于一条呌太谷的山谷,据清<太谷县志>解释为太行之谷,其实在古代"太"通"大",太谷即大山谷.它指今祁县通沁县的子洪口谷.
榆社县
春秋时期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领地建立榆州国,后世将榆州国的中心地带叫榆社,即榆罔帝的社稷 。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 。汉置涅氏县 。晋析涅氏县分置武乡县,榆社属之,隋开皇十六年析武乡县分置榆社县 。宋熙宁七年榆社县并入武乡县 。元复置榆社县至今 。
左权县
西汉属涅氏县 。东汉末年,因由轑河水(清漳河西源)流过,始置轑(lao)河县,属上党郡 。西晋改轑阳县,孝昌二年(526年)改名辽阳 。隋开皇十年(590年)以县西北辽山为名,改为辽山县 。十六年(596年)新置辽州 。(1912)废州,辽州改名辽县 。
1942年9月18日,为纪念在辽县麻田壮烈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将辽县更名为左权县 。
和顺县
【晋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或者景点 晋中是哪个省的城市】北齐置梁榆县,因境内有梁榆河而得名 。隋开皇十年(590年)更名为和顺县,以县东北有和顺故城而得名 。“和顺”之意来自于石勒与李阳争沤麻池后又和解的离石故事,“和顺”一名是对石勒治国方略的积极评价 。和顺,语出《易·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 。”《礼记·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
昔阳县
西汉置沾县 。金大定二年(1162年)设平定州 。东汉建安末年(220年)为乐平郡,隋大业初年改为乐平县,后几经演变 。1914年改称昔阳县,因当时江西省已有乐平县,为避免重名故取其境内春秋地名“昔阳” 。《元和郡县志》中“昔阳故城,一名夕阳城” 。援引《尔雅》:“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的解释,“昔阳”乃因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
寿阳县
西晋太康年间置寿阳,因地处寿水之阳而得名,属乐平郡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寿阳迁大陵城(今文水县),并改名受县 。隋开皇十年(590年)于寿阳故城再置受阳县,属并州 。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改受阳为寿阳 。
祁县
因古有“昭余祁泽薮”(长杂草的积水地带)得名 。春秋时属晋,晋平公二年(前556年)将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赐给大夫祁奚作食邑 。西汉设置祁县 。曾废县、改名 。元仍名祁县,属太原路 。
平遥县
帝尧初封于斯,帝舜曾在此制陶、耕稼 。秦始皇命名“平陶”,西汉时,置平陶县 。北魏(424年),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更名平遥,属太原郡 。平遥县名一直沿用,区划、归属曾多次调整 。。
灵石县
春秋,始置邬县 。秦代,始置界休县 。西晋,改为介休 。北周改为平昌 。隋开皇十年(590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汾河开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昌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 。
介休市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 。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 。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 。自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历史上先后东部设置邬县,西部设置平周邑,秦始皇设郡县,城区设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 。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 。隋、唐时期一度设介休郡、介州 。
晋中是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晋商文化的摇篮;1824年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 。晋中也是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集散地,“寒食节”发源于介休,牛郎织女的传说发源于和顺,寿阳传说是寿星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