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到别墅的时代演变 蜗居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蜗居”的字面意思是蜗牛居住的地方 , 即蜗牛的壳 , 是一个很小的地方 。这是一个新时代名词 , 用于当代人的生活中 , 是指住在狭小的地方 。六七十年代 , 北方农村的住房大都是泥瓦房 , 坐北朝南 , 名为“正房” 。

从”蜗居”到别墅的时代演变 蜗居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文章插图
“蜗居”的字面意思是蜗牛居住的地方 , 即蜗牛的壳 , 是一个很小的地方 。这是一个新时代名词 , 用于当代人的生活中 , 是指住在狭小的地方 。
【从”蜗居”到别墅的时代演变 蜗居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六七十年代 , 北方农村的住房大都是泥瓦房 , 坐北朝南 , 名为“正房” 。正房一般分三间屋 , 东西两间住人 , 条件好点的人家还在正房的东西两侧盖有厢房 , 主要放置农具杂物等 。
儿女结婚后 , 家里添丁入口 , 正房住不下了 , 长辈们便主动搬进厢房 , 把正房留给儿女们住 。正房的进户门设在中间屋 , 灶台在进户门的两侧 , 烟道直通东西屋的土坯炕 。
那时做饭主要烧秸秆、树枝之类的柴火 , 炊烟先绕过土炕的烟道 , 再直通烟囱排出屋外 , 这样既温热了炕面 , 还能祛除屋内湿气 , 人睡在炕上不仅不会感到土坯的冰凉 , 还显得特别温暖舒适 , 用现代人的说法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 。
我家在北京北部山区的挂甲峪村 。70年代初期 , 我和父母、姐姐一家人住在三间泥瓦房里 , 过着极其艰苦的日子 。
父亲是个煤矿工人 , 因工伤 , 一直在家休息 , 按月领取工资 。在村里 , 相比之下 , 我家的生活条件还要优越于同村别人家 。即使是这样 , 全家人也一直没能脱离拮据的生活 。
整个房子是用石头砌成 , 面积不大 , 只有一人多高 , 个子高的人站在地上伸手就能摸到房檐儿 , 是典型的“蜗居”房 。
我和姐姐还有父母都住在一个炕上;爷爷过班要轮班住在父亲和叔叔家 。
每当爷爷过班那天 , 东屋就要被一张大毯子挂在大柁下隔开 。炕头住着爷爷和父亲 , 毯子那边住着母亲、姐姐和我 , 睡觉时挤得几乎翻不了身 。
屋地一间烧火做饭用 , 由于长期火烧烟熏 , 屋地那间墙壁黑的流焦油儿 , 和锅底色无异 。
除了正房三间也没有厢房 。屋子又矮又潮 , 冬天特冷 , 夏天特闷 。地是土地 , 已经被踩的很坚硬 。
那时还没有玻璃窗 , 窗户全是木楞结构 , 木楞上糊着一层窗纸 , 加上房屋的低矮 , 屋内光线自然就暗了很多 。
这还不算 , 最糟心的是一到下雨天 , 炕上、地上、板柜上都要放着盆接雨水 , 外边大下 , 屋里小下;外边不下 , 屋里还滴答 。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住漏房 , 使漏锅 , 炕上躺着病老婆 。
父亲说的话一点不假 , 由于父亲在家养伤 , 我和姐姐还小 , 所有的男人活儿也都加在了母亲的身上 , 除了挣工分以外 , 家里的洗洗涮涮、缝缝补补 , 挑水、做饭、喂猪等等杂活全落在了母亲肩上 。
我们经常看到母亲累倒了 , 又无能为力帮衬 。
改革开放后 , 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 , 我家的住房及经济条件也有了好转 。
记得在1988年 , 姐姐结婚了 , 姐夫家也没有多余的房 , 想来我家住 。父亲筹措资金又买了别人家的四间房 。
这四间房 , 东屋我和父母亲住 , 西屋住着姐姐、姐夫 , 屋地还是烧火做饭 , 屋子宽敞多了 。除了正房外 , 还有一侧的厢房 。父亲利用厢房的地方 , 开了个小卖部 , 供村里人日用 , 从中赚些钱贴补家用 , 生活总算有了改观 。
2005年,在党的好政策和村支书的带领下 , 村民们一步一步地过上了好日子 , 原来的穷乡僻壤 , 如今变成了全国最美的乡村之一 。村里用一年多的时间统一盖起了二层别墅 。
全村146户 , 都住上了197平米或186平米的不同户型的小别墅 。别墅独门独院 , 环境幽静宜人 , 院内可同时停放8辆轿车 , 住在这里别提多惬意了!楼上楼下环境舒适温馨 , 一厨两卫 , 两层共有8个或者5个卧室 。
2006年年底 , 我家搬进了别墅 , 彻底离开了“蜗居” , 告别了硬板土炕 , 睡上了柔软的席梦思床 , 心里别提有多幸福了!大街上新能源的路灯 , 形成了燕山脚下的不夜城 , 真是白天美景留游客 , 夜晚银河落山川!
在这里 , 再也看不到炊烟 , 也没有了环境污染 , 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全村多数家庭也办起了农家小院 , 每到节假日 , 就会迎来四方宾客如云 , 他们争相来此欣赏游玩 。
从“蜗居”到别墅 , 从炉火取暖到集中供暖 , 从手摇蒲扇到空调纳凉 , 党的富农惠民政策 , 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我和村民们一样 , 经常会在睡梦中笑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