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广东省深圳市在历史上下过雪吗


从1952年有气象记录至2022年1月25日 , 深圳并未记录到下雪 。
64年来深圳共发生17次寒潮 , 市气象台专家指出 , 自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 , 深圳共发生17次寒潮 , 平均3年多发生一次 , 最早的寒潮出现在1956年1月21~1月24日 。
2022年1月24日深圳首次记录到冰粒 , 深圳因为寒冷天气回波强度不够 , 所以没有出现下雪 。
由于降水云团主要集中在广东省中南部地区(雷州半岛除外) , 深圳位于降水云团的中心 , 在冷空气和降水云团的双重夹击下 , 深圳24日白天出现了小雨夹杂冰粒的降水现象 , 25日将出现低至1℃气温 , 降温剧烈程度实属历史罕见 , 降雨和风势强劲 。
“凝冻”现象
2022年1月23日晚 , 深圳市气象台发布消息称 , 由于气温低、风大 , 再加上近几天来梧桐山顶始终笼罩在雨雾中 , 山顶的茅草、树枝乃至自动气象站都“冻”上了一层冰壳 , 不过这并不是雪 , 是“凝冻”现象 。
由于深圳梧桐山顶气温低于0℃ , 而且近日始终处于云雾之中 , 空气湿度很大 , 因此空气中的雾滴或雨滴遇到草木或电线杆、地面等低于0℃的物体就结了一层冰壳 。这种现象在深圳比较罕见 , 也仅出现在梧桐山这样的高山上 。
凝冻产生需要具备的个条件
1需要具备气温维持在0℃附近或低于0℃——凝结条件 。
2是出现持续的冻雨、毛毛雨或浓雾——水汽条件 。
3适当的风速——助推凝结 。
下雪
下雪 , 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 , 空中的水汽凝华后 , 又重新落到地面上的过程 , 水是地球上各种生物存在的根本 , 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在地球上 , 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 , 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 , 这些水汽又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 , 当它们遇到冷空气 , 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 。这种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 , 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 , 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 。
形成原因
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 , 由于天空中气象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差异 , 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大气固态降水 。这些大气固态降水的叫法因地而异 , 因人而异 , 名目繁多 , 极不统一 。为了方便起见 , 国际水文协会所属的国际雪冰委员会 , 在征求各国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 于1949年召开了一个专门性的国际会议 , 会上通过了关于大气固态降水简明分类的提案 。这个简明分类 , 把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 。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 。为什么后面三种不能叫做雪呢?原来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 , 一个是水汽先变成水 , 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 , 直接变成冰晶 , 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 。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十种大气固态降水示意图 , 从上向下分别为: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雹) 。
【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广东省深圳市在历史上下过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