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市后净利润首次下滑,蓝月亮“洗衣液一哥”地位不保?

2022年|上市后净利润首次下滑,蓝月亮“洗衣液一哥”地位不保?
文章图片
2022年 , 精致成为生活“刚需” 。
美妆行业肉眼可见的热闹 , 而日化家清行业却低调 , 但平静的湖面下也藏着暗潮涌动 。
行业品类的竞争日益白热化 , 各品牌从多方位角逐 , 行业“天花板”不断被刷新 。 疫情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发生改变 , 日化家清赛道将在未来迎来更大的市场增量 。
2022年3月29日 , 蓝月亮发布2021年年报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为75.97亿元 , 同比增长8.6% , 实现净利润10.14亿港元 , 同比减少22.5% , 实现毛利润44.39亿港元 , 同比减少1.7%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是蓝月亮上市后的年利润首年下滑 。 而蓝月亮的经营危机则早有预兆 。
2022年|上市后净利润首次下滑,蓝月亮“洗衣液一哥”地位不保?
文章图片
根据此前公布的招股书和年报显示 , 2017、2018、2019年 , 蓝月亮营收分别为47.51亿、57.09亿、59.47亿 。 其营收虽然始终处于增长的态势 , 但增长的速度明显放缓 。
2020年12月16日 , 蓝月亮正式赴港上市 , 发行价为13.16港元/股 , 共募集资金98.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3亿元) , 然而开局即巅峰 。
在股价一度高达19港元/股后 , 蓝月亮股价急转直下 , 截止到2022年6月23日港股收市时 , 蓝月亮股价收于6.480港元/股 , 最低值曾达到5.75港元/股 , 相较于最高值下跌超过70% 。
作为内地洗衣液“领导”品牌 , 蓝月亮为何在连续盈利十多年后 , 出现大幅度的亏损?蓝月亮当前究竟在经历怎样的危机?是何原因导致当前危机愈演愈烈?
且看本文分解 。
2022年|上市后净利润首次下滑,蓝月亮“洗衣液一哥”地位不保?
文章图片
1、抢抓机遇 , 坐稳“洗衣液一哥”位置
对于蓝月亮来说 , 从一家籍籍无名的小企业做到人尽皆知 , 有几个关键节点不容忽视 。
根据天眼查显示 , 蓝月亮的前身是一家化学研究所 , 由创始人罗秋平和其研究生同学共同创办 , 作为当时第一家民营研究所 , 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
2022年|上市后净利润首次下滑,蓝月亮“洗衣液一哥”地位不保?
文章图片
1992年 , 蓝月亮公司正式成立 , 推出首款“蓝月亮”品牌的产品 , 主要针对油烟机污垢的清洁剂——“全能水”横空出世 , 随后又推出喷雾式衣领净、丝毛净、柔顺剂、洁厕剂等多款产品 。
蓝月亮的第一个转折来源于抑菌型洗手液的推出 。
2000年 , 当国人还习惯使用肥皂洗手时 , 蓝月亮正式推出抑菌型洗手液 。 但当时国人的观念还并未转变 , 洗手液的推出也并没有造成很大的轰动 。
直到2003年非典的爆发 , 洗手液所具有的除菌功效满足当时人们的清洁抑菌需求 , 一时间洗手液销量大涨 , 品牌也在此时开始被大众所熟知 , 并在其后占领中国洗手液市场销量第一的位置 。
2022年|上市后净利润首次下滑,蓝月亮“洗衣液一哥”地位不保?
文章图片
第二个转折出现在五年后的2008年 。
高瓴资本的张磊找到罗秋平 , 鼓励他研发洗衣液 , 提前抢占洗衣液市场 。 蓝月亮迅速推出洗衣液产品 , 彼时北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举办 , 蓝月亮又斥资2亿邀请跳水皇后郭晶晶代言品牌 , 蓝月亮自此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
2022年|上市后净利润首次下滑,蓝月亮“洗衣液一哥”地位不保?
文章图片
经此一役 , 高瓴资本得到了罗秋平的信任 。 根据天眼查显示 , 2010年 , 高瓴资本以4500万美元认购蓝月亮A轮优先股 , 在2011年引入外部投资者时又追加103.38万美元 , 持有蓝月亮上市前10%的股份 , 高领资本也成为了蓝月亮的第二大股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