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字节战投,不再跳动( 二 )


反观今日的字节 , 面对的环境更加复杂 , 同样是高盛出身 , 曾经帮助小米上市的周受资也有当年刘炽平临危受命的味道 。 但是 , 结果似乎未能达到前辈的高度 。 几次职位变动 , 上市道路遇阻 。 2021年11月 , 梁汝波在公开信中宣布TikTok CEO周受资不再兼任字节跳动CFO时 , 也许今天战投部被打散的情形已经是必然之事了 。
从字节最近几笔投资来看 , 专注自身优势方向 , 可能是未来不变的路线 。 其中最明显的如对主攻VR一体机Pico表现出的不顾一切 。 据36kr报道 , 腾讯也一度有意收购, 但在与字节竞价后选择放弃 。 接近此次交易的投资界内部人士透露 , 价格确实在90亿人民币左右 , 以现金加字节股份的组合形式达成 。
这次收购 , 和当年掏出10亿美元满足猎豹打包出售Musical.ly非常之像 , 字节对于自己认定的方向 , 从来不计成本 。
而近期宣布的收购票务平台“影托邦”和一家漫画平台“一直看漫画” , 则显示出了继续补齐大文娱版图的决心 。 既然选择收缩 , 就要把护城河垒高 。 而在熟悉的业务版块舞蹈 , 也会让字节找到久违的安全感 。
02 集体告别野蛮年代

除字节以外 , 热衷于投资的互联网大厂还有许多 , 如腾讯、阿里、美团、B站、网易、拼多多、知乎、小红书等平台 。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 , 战略投资的最重要功能是主营业务协同 , 在此基础上把主营业务的富余资源提供给被投企业 。 战投负责人既要理解公司这艘大船的总体战略 , 又要能站在船头瞭望 。
在诸多互联网大厂中 , 腾讯爱投资的名声传播甚广 , 主管腾讯投资业务的刘炽平和James Gordon Mitchell都是高盛出身 , 在投资业务中有丰富的经验 。
腾讯总裁刘炽平曾在2020年初晒出腾讯的投资成绩单 。 截至2020年 , 腾讯总计投资企业超过800家 , 其中70多家已上市 , 逾160家成为市值或估值超10亿美金的独角兽 。 有15家公司创造了超过10亿美金的回报 , 有6家公司创造了超过50亿美金的回报 , 还有1家公司创造了超过100亿美金的回报 。
2015年马化腾曾说过 , “腾讯现在只有半条命 , 另外半条命都交给了合作伙伴 。 ”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集团副总裁、并购部总经理李朝晖也曾透露 , “腾讯每年利润的绝大部分都被我们投了出去 。 ”
最开始 , 腾讯并没有如此“倚重”对外投资 , 五年内仅在游戏行业进行过几笔零星投资 , 直到2010年的“3Q”大战之后 , 腾讯才真正开始在投资上下功夫 , 践行自己的“开放战略” 。 在IT桔子发布的《2021年中国CVC投资并购报告》中 , 自2014年起 , 腾讯投资的名字就一直挂在国内企业风险投资活跃榜榜首 , 截至2021年 , 腾讯的对外投资次数超过1100次 , 较排名第二的小米高出一半有余 。
从腾讯的投资思路来看 , 与字节同属“被动型”投资 , 即投资的目的更偏向于盈利 。 而阿里的投资逻辑却是“驱动型”投资 , 即被投公司与 CVC 母公司当前战略及业务有着紧密联系 , 完善当前的商业版图才是投资的主要目的 。
截至2021年8月30日 ,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对外投资的企业 , 阿里在并购活跃榜单中与字节并列第一 。 2019年12月 , 阿里战投部进行了一次组织升级 , 据晚点LatePost报道 , 阿里战投部资深总监谢鹰离职 , 同时所有散落在各个业务主体的投资部(蚂蚁金服战投部除外)全部划归到集团投资部统一管理 , 均向负责国内投资业务的陈俊统一汇报 。 除了陈俊 , 阿里CFO兼战投部负责人武卫手下还有两员大将 , 机构融资部和国际投资业务负责人姚允仁 , 以及负责中后台管理的张飞燕 。